
-
电话:0719-8681667
-
微信:湖北正源
-
QQ:1733235715QQ:1733235715
-
邮箱:1733235715@qq.com



1、什么是灾害?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灾情分为哪几级?
地质灾害灾情依据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3、什么叫地质灾害灾情特大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含)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以上的。
4、什么叫地质灾害灾情大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以下的。
5、什么叫地质灾害灾情中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含)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6、什么叫地质灾害灾情小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7、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山剥皮”“土溜”等。
按照滑体体积大小,可分为巨型滑坡(≥1000万方),大型滑坡(100万-1000万方),中型滑坡(10万-100万方),小型滑坡(<10万方)。
8、滑坡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1)在山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2)在山坡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3)山坡表面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裂缝中有水;(4)山坡上的房子墙体开裂;(5)山坡坡顶后方出现裂缝,裂缝急剧扩宽;(6)山坡上的池塘突然干涸,田地开裂、下降;(7)山坡体上的电线杆、烟囱、树木、高塔出现歪斜。
9、滑坡的预警措施有哪些?
(1)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在滑坡体上以及滑坡附近设置警示牌,以提醒过往行人及当地群众防范滑坡,增强安全意识。(2)滑坡体周围的群众可以组建一个巡逻队,定期安排人员到滑坡区域进行巡逻,观察、测量滑坡体上裂缝的扩展情况以及观察是否有滑坡前兆的出现,若滑坡前兆出现后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组织群众有序撤离。(3)气象部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及时通过媒体、短信等形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当地群众采取相关措施。
10、滑坡前兆出现后应当怎么做?
滑坡前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滑坡。当发现滑坡前兆后,首先应该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或地质灾害防治负责人报告。然后,主动采取一些简易的监测措施监视滑坡的动向。(1)一般情况下,应把变形显著的地面裂缝、墙体裂缝作为主要监测对象。通过在地面裂缝两侧设置固定标桩,在墙壁裂缝上贴水泥砂浆片、纸片等方法,定期观测、记录裂缝拉开宽度;组建监测预警巡逻队,定期对滑坡体上的裂缝进行观测、记录,当发现裂缝变化较快时,要通知周围群众及时撤离。(2)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3)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11、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大小不等,凌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为崩积物,也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12、什么是危岩体?
危岩体是指位于陡峭山坡上、被裂缝分开的块石,这些块石有的规模很大,有的只是陡坡上的一块孤石。危岩体受到振动或暴雨影响,可能从陡峭的山坡上坠落;有时刮大风也可能把不稳定的孤石吹落下来。
13、崩塌发生的前兆特征?
凡较大型崩塌滑坡,要完成自身的变形破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必须过程,在强烈破坏之前,都显示出一定的前兆特征。(1)崩塌的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14、崩塌发生时怎么办?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侧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振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15、什么是泥石流?
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使山坡或沟谷中的固体堆积物混杂在水中沿山坡或沟谷向下游快速流动,并在山坡坡脚或出山口的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沿着陡峻的山沟奔腾而下,山谷犹如雷鸣,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破坏性极大,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16、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有哪些?
(1)河水加大变浑。河水水流突然变大,水流中夹杂着较多的柴草、树枝,河水变得非常浑浊,这些都是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前兆。或者河水突然断流,可能是上游有滑坡进入河谷,暂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在这些现象发生时,一定要根据预先制定的防灾预案,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2)沟谷远处昏暗并发出轰鸣声。泥石流发生时,携带的巨石撞击沟壁产生沉闷的轰鸣声,但明显不同于火车、雷电或爆破等声音。沟谷远处传来这样的轰鸣声、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向外流动,要马上离开沟谷,到高地上去。
17、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上或往下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体冲毁。
18、地质灾害预警的方法类型有哪些?
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及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方式;地质灾害隐患点预警可利用口哨、铜锣、高音喇叭等。发生地质灾害后,依据严重程度、人员伤亡等,政府将由低到高启动小型(Ⅳ级)、中型(III级)、大型(Ⅱ级)、特大型(I级)预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9、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啥?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市)、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单位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立防灾制度等手段,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前兆和动态进行调查、巡查和简易的监测,实现对灾害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
编辑:施楼
审核:王和垚